數日前,一則“長沙小孩撿到30000元錢被冒領,法院判賠6000元”的微博引起很大的反響。在“老太太”被救助反誣陷好人的事情層出不窮時,這則新聞被解讀為“好事做不得”的又一證據。但前晚,一則“辟謠”的微博稱,該故事其實來源于電視臺情景劇欄目《真實故事》。
【波折】微博講故事惹怒網民
“爆料”者有多位,其中@時事周刊的爆料稱:“長沙一小孩上學路上撿3萬,坐等失主,被冒領。小孩回校告知老師獲表揚,不久真失主聽說找上門索錢,未得,就告上法庭,最后判小孩家長賠20%即6000元。請大家以此為鑒,教育小孩拾金不昧,更要慎重!tvs真實故事之《巨款丟失之后》。”
許多人并沒有注意到“tvs”是“南方電視臺”的英文簡稱。于是微博被當成了一則真實的社會新聞被迅速傳播,一天之內,數千網民轉發、評論。有網民點評道:“要命的現實,教育到底起什么作用?”有網民說:“彭宇讓我們學會,見到摔倒的老人要繞著走;這個孩子又讓我們學到了,撿到錢立刻回家藏起來。”
就在網民氣憤地轉發該微博時,前晚,一則辟謠微博出現了。微博辟謠說:“經查,信息來自南方電視臺《真實故事》欄目9月1日播出的節目《巨款丟失之后》,欄目組稱這期節目是情景劇,相關內容由人工創作,并非真實新聞事件。”這則微博一夜之間被轉發近5000次,眾多人士表達了憤怒和不滿。他們覺得自己的善良被愚弄了。網民“徐宥箴”說:“《真實故事》弄虛假內容,那不是欺騙大眾么?整個事情都是假的!強烈譴責!”
【內情】故事購自其他電視臺
“我們沒有想到,這期節目會引起這么大的‘動靜’”,坐在南方電視臺《真情故事》欄目組里,該欄目一負責人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。據他介紹,《真情故事》開播5年來,三分之二的節目是自制,三分之一的節目系外臺引進。這檔引起爭議的《巨款丟失之后》,就是購自湖南一家電視臺的《故事會》欄目。
羊城晚報記者在欄目組觀看了這期節目。節目時長25分鐘,其中有許多情節是微博中沒有涉及的。拾金不昧的好孩子“陳小明”被冒領巨款后,遭到了父親的責罵、同學的刁難,后被失主起訴、并被判賠失主6000元錢。這孩子想不通,開煤氣自殺了,自殺前還寫下了一封遺書:“爸爸媽媽:我現在很后悔,可是有什么用呢?我走了,再也不會給你們添什么麻煩了!”故事的結局是小孩自殺后被救活,冒領巨款的壞蛋“張滔”退回了3萬元巨款,還發自肺腑地寫了封“悔過書”。節目之煽情,很符合商業電視的普遍風格。
【回應】將加強標識避免誤會
許多網民對《真實故事》不一定“真實”表示了不解,認為這個欄目名有誤導觀眾的嫌疑。昨日下午6時,《真實故事》的新浪官方微博“TVS真實故事”發出一條微博稱:“《真實故事》是廣東本土第一檔欄目劇,啟用群眾演員,演繹身邊故事。9月1日播出的《巨款丟失之后》,有網友誤將劇情當做新聞事件轉帖傳播,從而導致廣大網友產生誤解,對此,欄目組表示誠摯的歉意,并將在今后的節目預告、播出、互動中加強標識,避免此類誤會再度發生,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并指正。”
肖執纓、陳健瑋
(本文來源:羊城晚報)
|